
2021年12月26日,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高峰论坛在淄博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田志刚作线上报告。他明确表示:未来5-10年,免疫治疗有望成为癌症的一线治疗方式,放化疗将成为免疫治疗的辅助手段。
田志刚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医学中心主任、免疫学研究所所长。田院士长期从事NK细胞生物学研究、肝脏免疫学研究、NK细胞为基础的新型生物治疗技术及产品研制,目前已有多个NK细胞实体肿瘤治疗项目在全国多家医院开展临床试验。
季维智院士:
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会长。
季维智院士长期从事灵长类生殖与发育生物学研究,为中国生殖与干细胞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中国灵长类研究的国际化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11月,中国疾病细胞/生物治疗大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介绍了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在肝炎和新冠肺炎中的疗效。
他指出,细胞作为一种药物是近十年的发展成果,这项新技术具有引领性、突破性、颠覆性,临床治疗更及时、更准确、更智能,使重大疾病的治疗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王福生院士:
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感染病医学部主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工作30多年,先后参与2003年SARS、2009年禽流感、2015年埃博拉病毒病、2020年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的临床治疗,擅长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和疑难危重肝病的临床诊治,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的临床免疫和细胞治疗。
2021年4月,厦门细胞(生物)治疗临床研究研讨会在厦门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到场致辞并作了题为《细胞治疗的展望》的学术报告,指出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肿瘤免疫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等新型诊疗服务列为发展的重点任务。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医疗科技发展中,细胞治疗领域必定会成为新的高速赛道。
钟南山院士: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领军人物 ,曾任广州医学院(现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院长及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
2020年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接受央视《新闻直播间》的专访。采访提到:“干细胞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在浙江应用后非常有效,这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对部分人员也将配合应用干细胞。2013年,H7N9高发时,我们就曾经采用干细胞疗法加入流感病人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兰娟院士:
感染病(传染病)学家,现任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科协主席。李院士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
付小兵院士:
是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少将军衔,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教授、创伤外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解放军304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军烧伤研究所副所长兼基础研究部主任。长期从事创伤和创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研究,主要领域涉及创伤弹道学、生长因子生物学、干细胞诱导分化与组织再生、严重创伤重要内脏缺血性损伤的主动修复与再生等。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zixun/hydt/13239.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