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联系:抑郁症与肺癌患者的致命炎症有关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外泌体源头实验室

研究结果表明,诊断期间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整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患有中度至重度抑郁症肺癌患者患炎症水平的风险高出两到三倍,这表明生存率低。该研究最近在线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危险的联系:抑郁症与肺癌患者的致命炎症有关

抑郁症,这三个字实在过于沉重,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压上生命的重量。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根据《2022 年中国抑郁症蓝皮书》,中国有高达9500万抑郁症患者,平均每14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抑郁症,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抑郁症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精力下降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等为典型症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该研究发现,患有严重抑郁症的肺癌患者出现不良后果的风险要高得多。

这些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量肺癌患者对新型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缺乏反应,尽管它们可以显着延长许多其他患有相同疾病的患者的生存期。

“这些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出现不良后果的风险要高得多,”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芭芭拉安德森说。

“抑郁水平可能与其他与肺癌患者相关的因素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该研究最近在线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中心Arthur G. James 癌症医院和 Richard J. Solove 研究所的 Andersen 及其同事对 186 名新诊断为晚期肺癌(IV 期)的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对诊断时抑郁水平与全身炎症比 (SIR) 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感兴趣。

SIR 包括三种与体内炎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更高的炎症更危险,并且与较低的存活率有关。

所有参与者还完成了抑郁症测量。结果表明,很大一部分患者(35%)有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

“在所有癌症患者中,肺癌患者的抑郁率最高,这使得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令人担忧,”安德森说。

安德森说,结果显示较高的抑郁评分与较高的炎症评分之间存在关联,但关键发现是抑郁程度最高的患者正在推动这种关系。

例如,以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率为例,这是研究中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对于那些没有或有轻微抑郁症状的患者,56% 的患者高于炎症危险水平的临界值,而低于临界值的患者为 42%。

但对于那些抑郁程度高的人来说,77% 的人高于高炎症水平的临界值,只有 23% 的人低于高水平炎症的临界值。

“抑郁水平高的患者炎症水平高得惊人,这才是我们所看到的相关性的真正驱动因素,”她说。

即使在控制了与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相关的其他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和吸烟状况)之后,这些高度抑郁的患者患高炎症水平的可能性要高出 1.3 到 3 倍。

分析表明,所有三种生物标志物的基线水平都可以预测总生存期。具体而言,与炎症比率较低的患者相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炎症生物标志物之一)升高的患者在未来两年的任何时间点死亡的可能性大约是其两倍。

安德森指出,这项研究测量了患者首次被诊断出且尚未接受治疗时抑郁症与炎症之间的联系。

但在安德森和她的同事之前的一项研究中,他们控制了诊断时的抑郁水平,并发现此后持续抑郁症状的轨迹可以预测存活率。这是对抑郁症状在治疗期间及之后持续存在时所带来的生存风险的首次检查。

安德森说,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测量和治疗肺癌患者抑郁症的重要性。

她指出,在这项研究中,与癌症患者生存率低下相关的其他指标相比,这项研究中患有高度抑郁症/炎症升高的患者更多:高中或低学历、超重状态以及日常工作能力测试得分低活动。

她说,有些医生可能认为癌症患者情绪低落是正常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癌症诊断感到沮丧、悲伤和焦虑是正常的,但患有重度抑郁症是不正常的,”安德森说。“不应低估抑郁症。这项研究表明抑郁症和炎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都与不良结果有关。”

参考文献:“Depression in association with neutrophil-to-lymphocyte, platelet-to-lymphocyte, and advanced lung cancer inflammation index biomarkers predicting lung cancer survival” by Barbara L. Andersen, John Myers, Tessa Blevins, Kylie R. Park, Rachel M. Smith, Sarah Reisinger, David P. Carbone, Carolyn J. Presley, Peter G. Shields and William E. Carson, 24 February 2023, PLOS ONE.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linchuang/lcyj/27378.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4 09:46
下一篇 2023-03-25 21: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

400-915-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