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龙乾发团队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影响因子:7.727)发文,认为吸入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是一种改善急性肺损伤的无创策略。
龙乾发,医学博士,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美国TAMU健康科学中心访问学者,科研专注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生物修复与功能重塑。
作者认为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MSC-EVs)是一种有前途的肺炎治疗剂,但最佳给药途径和潜在的作用机制仍知之甚少。
该研究比较了MSC-EVs的给药通过吸入和尾静脉注射治疗急性肺损伤(ALI ),并初步确定了MSC-EVs在脂多糖(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巨噬细胞系)和动物模型中的治疗效果的宿主衍生机制。
研究证实吸入的MSC-EVs优于通过尾静脉注射的MSC-EVs,通过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并降低急性肺损伤ALI的病理评分。
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证实,MSC-EV给药促进了巨噬细胞向M2表型的极化。
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显示,相关的炎症和氧化介质参与了MSC-EVs对LPS刺激的细胞和小鼠的治疗作用。
此外,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用MSC-EVs治疗后观察到Nrf2的表达差异(Nrf2称为核红细胞2相关因子2,是与红细胞、血小板发育有关的蛋白质,在抗氧化中具有关键作用)。如果对Nrf2进行敲除,会减弱MSC-EVs在LPS刺激的巨噬细胞中的抗炎和抗氧化活性。
综上数据表明,吸入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MSC-EVs可以作为减轻急性肺损伤ALI的非侵入性策略,Nrf2的适应性调节可能有助于干细胞外囊泡的抗炎和抗氧化活性。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cells/wmt/24129.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