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是个体发育中的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多向分化潜能的非特异性细胞,是形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始祖细胞,主要来源于脐带血、胚胎、骨髓、脂肪、外周血等。
研究表明,干细胞或由其诱导分化的细胞,可作为独立的治疗成分;或与其他类型的细胞一起作为干细胞产品(药品),用于美容抗衰、疾病治疗(比如糖尿病、心脏病、脑瘫、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帕金森病、膝关节炎、卵巢早衰)等诸多领域。
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需要进行有力的监管。当前全球干细胞监管体系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按新药进行注册,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比如美国、欧盟;另一类是按新药和医疗技术分类注册,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健康监督管理部门分开监管,比如日本。
同为亚洲国家的韩国和日本,在干细胞发展、临床研究及应用方面,发展比较完善,先后有多个干细胞产品上市。比如韩国在2011~2014年间,先后上市了治疗急性心梗、肌萎缩、退行性关节炎、膝关节软骨损伤等多种干细胞产品。如果您想了解干细胞相关产品的更多信息,可以咨询国际干细胞研究医学部。
表1 日韩已上市的干细胞产品
→日本自1981年开始积极探索干细胞行业。
→2010年,日本修改了《使用人类干细胞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扩大了使用胚胎干细胞临床研究的覆盖范围、并覆盖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
→2011年,日本京都大学开发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培养技术在美国获得专利,后续该项目在欧洲、南非和俄罗斯等地也获得了专利。
→2012年,山中伸弥教授因在iPSCs研究方面的成就,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至2014年年底,日本对再生医学监管体系进行了改革,开始实施《再生医学安全法》和《药品和医疗器械法》,干细胞双轨制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截至2019年12月,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显示,日本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的机构共2817家,临床研究项目达3948项,涵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角膜上皮干细胞等多个领域,适应证包括脊髓损伤、心力衰竭、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我国在干细胞基础研究领域发展较为迅速,论文和专利也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不过,目前我国通过备案、具备干细胞临床研究资质的医院仅有100余家,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上广三地。总之,我国干细胞疗法在临床的推广普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创伤小等优点,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处,以东京Reborn诊所采集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干细胞疗法的具体操作流程,帮你揭开干细胞治疗的神秘面纱。
第一步,确认适应证
治疗前,医生会进行问诊,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既往病史,并向患者阐明治疗的特点和预期可能达到的效果;之后会做相应的术前检查;最后,与患者确定治疗的具体疗程和回输的日期。
第二步,采取脂肪与采血
局麻后,在下腹部肚脐(或臀部)周围,通过微创技术,切开一个5mm左右的小口,并采取2~3颗米粒大小的脂肪粒,手术时间约10分钟左右,术后疤痕一般也不明显。之后,还会采集少量血液,用以干细胞培养。
第三步,培养细胞
收集完组织后,医生会进行细胞培养,时间一般为4~6周,具体的培养时间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第四步,通知回输日期
通常,细胞培养开始两周后,基本可以确定剩余培养所需的时间。此时,可与患者确定回输的具体日期。为保证治疗的效果,一般来说,回输日期确定后,不建议更改。
第五步,回输干细胞
由医生进行面诊后,如果患者没有其他问题,则可通过静脉滴注或局部注射的方式,进行回输,完成干细胞治疗。
相较于国外干细胞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仍有很多制约因素,不过鉴于干细胞疗法巨大的发展前景,尤其是疫情期间,有研究表明,干细胞疗法在提高免疫力、对抗肺损伤方面也有一定的潜力,所以我们也在逐步推进干细胞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干细胞疗法能逐渐在临床推广普及,并逐步将“有条件/期限许可”上市想的干细胞产品纳入医保,以造福更多的患者。如果您也对干细胞疗法感兴趣,可以咨询国际干细胞研究医学部,以了解国内外临床应用的具体情况。
[1]陈云等.韩国与日本干细胞药品审批,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新药杂志,2018,27(3):6.DOI:CNKI:SUN:ZXYZ.0.2018-03-003.
[2]聂永星等.日本干细胞双轨制监管对中国的经验借鉴[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2(S02):5.
[3]再生医療等安全性確保法の施行状況について[EB/OL].[2015-05-25].
[4]再生医療等の安全性の確保等に関する法律の概要[EB/OL].[2018-09-04].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cells/gxb/36562.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