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完成输注了一个疗程的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患有卵巢早衰的杨女士就出现了早孕反应,于2017年7月,诞下一名健康的男婴,目前,杨女士的经期也恢复正常。
1月25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四川省干细胞库了解到,经四川省卫计委审批立项的国内首个“MSC(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科研项目传来好消息,参与临床试验的18名卵巢早衰患者,已有一位患者成功诞下健康男婴,这也是西南地区首个通过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功治疗卵巢早衰而诞生的“干细胞宝宝”。
3个月不来例假,
仅一个疗程 34岁患者成功诞下男婴
34岁的杨女士准备生育二孩时,发现自己患上卵巢早衰。“因为工作的原因嘛,例假一直都乱,甚至连续3个月都没有来。”杨女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确诊卵巢早衰后,一度让她觉得很沮丧,求医一年多效果不佳。在主治医生的建议下,杨女士报名参与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科研项目的临床试验。
2016年9月,杨女士开始接受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每次20分钟吧。”2周后,身体出现了反应,第5周,杨女士在准备接受第5次注射时,对医生描述了最近出现了乏力、呕吐等反应,相应检查后确定,杨女士确实已经怀孕。“当时就觉得,不可能吧?”杨女士说。
2017年7月,杨女士顺利剖腹生产下一名男婴,经检查,杨女士和宝宝都十分健康。“现在孩子7个月,母亲已经恢复了比较规律的例假。”该项目合作单位、四川省生殖专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欧良英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确定怀孕后,杨女士就停止了输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生产过程很顺利,产后也未再继续进行治疗疗程。
卵巢早衰难于发现
一旦患上就无法受孕
卵巢早衰,也就是卵巢功能早期衰退,临床上,卵巢早衰已经成为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由其引起的低雌性激素水平和生育力丧失,是妇女生殖健康的两大威胁,同时较早发生的低雌性激素水平也增加了妇女患骨质疏松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目前,卵巢早衰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常规的激素替代治疗后期副作用大,其他治疗干预办法尚未有足够的分析数据。四川省生殖专科医院业务院长王一珏告诉成都商报记者,40岁以前的育龄女性,连续4个月闭经,卵泡生成激素升高,雌性激素水平下降,B超检查发现卵巢体积小,不能生成优势卵泡,特别是出现了早期更年期的表现,就一定要检查是否患上卵巢早衰。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无法受孕,通俗地说,就像一棵树,你能看到花骨朵,但它就是不能开花结果。”王一珏说,目前,卵巢早衰的发病率在适龄育龄女性中高达1%—1.5%,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卵巢早衰的发病原因复杂, 除了遗传因素、免疫功能、感染、药物等因素外,与人们的生活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焦虑情绪甚至是盲目减肥都有关。
而卵巢早衰治疗难,除了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外,还难在早期发现困难,“一般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因为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会想着扛一扛,或者吃中药调解。”王一珏说,延误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不佳。
什么是间充质干细胞?
为什么能够治疗卵巢早衰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什么?为什么可以治疗卵巢早衰?原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四川省干细胞库专家组组长汪成孝教授解释说,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又被叫做生命之源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则是指存在于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的一种多功能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多优点,首先,自身的免疫调节能力,能使其不会产生排斥反应,即可以用于他人;其次,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在特定环境下,可直达病变、损伤部位进行修复,而不会产生副作用。
2015年,四川省卫计委批准立项,国内首个“MSC(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科研项目正式启动临床试验。2016年2月24日到2017年1月24日,共向社会招募了18位符合条件的卵巢早衰患者参与临床治疗研究。
“临床试验,首先要考虑安全。”汪成孝介绍说,综合考虑,项目组采取静脉注射的治疗方式,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的治疗方式之一。
用于治疗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均是社会捐赠的脐带血。
“18位患者,除了成功受孕的一例外,40%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身体激素水平、卵巢功能改善的情况。”欧良英介绍说,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与病程有关,闭经时间小于2年的效果更好,而与年龄、激素水平、干细胞剂量、疗程等因素关系不大。“也存在一些个体差异。”
据了解,下一步,中心将联合相关临床医院生殖中心,进一步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子宫内膜疾病,为更多患者找到新的治疗途径。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cells/gxb/32474.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