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其病理基础是滑膜炎。发病初期的关节表现为关节晨僵、肿胀、疼痛等。最后可发生关节畸形,并丧失关节正常的功能。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类似病症命名为厉节风,非常接近现代医学的描述。
RA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很早就注意到类风湿关节炎的存在。无论是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全集有关人体解剖一文对风湿(Rheuma)一词的描述,还是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痹论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进行的系统论述,以及美国田纳西州出图公元前4500年美洲土著人的骨骼发现迄今为止最古老的类风湿关节炎证据——对称性糜烂性关节炎,这都说明类风湿关节炎有着悠久的历史。
流行病学调查RA全球患病率为0.2%~1.0%,我国RA患病率为0.28%~0.41%,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CRC-DID)近日发布《中国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报告2020》。报告显示,据初步估计,我国目前约有500万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只有45岁。
男女患病比率约为1:4,约80%的患者为女性患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生于20~55岁之间,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病因对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病因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发现,RA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感染、吸烟等因素有关,但寒冷、潮湿的环境暴露与RA发病无显著相关。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986医院细胞治疗中心、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转化医学研究所等临床科研团队在国际专业期刊Drug Des Devel Ther. 上发表了题为Efficacy and Safety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A Prospective Phase I/II Study(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前瞻性I/II期研究)的临床研究报告(下图)。
该报告指出,传统的抗炎、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有限。该团队之前报道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RA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UC-MSC输注后观察了长达8个月。
研究招募了64名年龄在18-64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期间,患者接受40 mL UC-MSC悬液制品(2×107细胞/20mL ),在输注100 mL生理盐水后立即静脉注射。使用血清学标记试验评估安全性,使用28-联合疾病活动评分(DAS28)和健康评估问卷(HAQ)评估疗效。
图:一名68岁男性于1998年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2010年,他第一次住进该院。(A)表明他的手无法保持伸直。(B)治疗后3年,停用抗风湿药物5年,手伸自如,关节周围风湿结节逐渐变软消退。
在这项长达3年随访时间的前瞻性I/Ⅱ期研究中,64名患者接受4×10^7细胞的UCMSCs静脉注射联合个性化低剂量的DMARDs(一种抗风湿药物)治疗,在长期安全性评估中,所有患者在治疗1年及3年后均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同时RA症状减轻,健康评定问卷(HAQ)和28处关节疾病活动性评估(DAS28)评分降低。
除此之外,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炎症和/或RA血清标记物水平显著降低,该治疗效果在经UCMSCs治疗后可维持3年,这提示UCMSCs联合个性化低剂量DMARDs治疗可长期维持低水平的疾病活动性,从而提高RA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可能与UCMSCs调节患者自身免疫耐受及提高RA患者抗风湿药物耐受性相关。
研究结论:UC-MSC细胞联合DMARDs治疗RA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
总之,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已被研究数年,已证实 Mscs可与参与免疫反应的多种因子、细胞等相互作 用,且牵扯机制广泛。因此,在涉及巨噬细胞、Dc 细胞、NK细胞、T细胞、B细胞及其他细胞的RA病 理机制下,Mscs可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治疗方案。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cells/gxb/31730.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