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一般来说,严重动脉阻塞的患者往往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并通过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进行血管重建。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这些治疗方法,能够比简单地服用药物治疗更有效地预防不良心脏事件。
▲该研究主要领导者、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临床科学高级副院长
“与保守药物治疗相比,放支架、做搭桥手术并没有额外的益处。”
近日,心血管领域备受关注的 ISCHEMIA 大型国际临床研究为“心脏支架难救命”再添最新论据。
这项结论对于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无异于“平地惊雷”。心脏支架已遭到价格腰斩,在最重要的价格因素被剔除后,更多人的心中天平无疑偏向了支架,而临床研究再次将这种趋势打破。
难道心血管患者只有药物缓解一条路可走吗?
明明只有拳头大小的心脏,却是生命动力之源,也正因如此,一旦它出现故障就会牵动全身,给身体带来致命威胁。
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约有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每4.5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罹患心血管疾病。
▲健康心脏与左心发育不良综合症
所谓的心血管疾病,其实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我们常见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等疾病都属于其中。因其发病之快,致死率之高,心血管疾病也有“隐形杀手”之称。
那么人为什么会患上心血管疾病呢?
从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分析报告来看,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和户外空气污染是导致中国人心血管疾病高发的罪魁祸首。
▲ 2017年我国死亡人数及相关风险因素
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形势同样严峻。即使我国医疗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仍有许多的心血管幸存者生活不能自理,这是因为传统的药物方法并不能修复已经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心脏功能,而在手术领域,最常被人提及的是搭桥与支架。
冠脉支架是通过传统的球囊扩张导管,把支架植入血管狭窄区,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
在常规宣传中,支架创伤小、效果好,是目前治疗心血管狭窄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中国,冠脉介入治疗术在近20年里持续增长,到2018年,中国支架植入数已接近10万,每个冠心病患者,平均植入支架数为1.46个。
▲支架复支架,支架何其多
然而看似好用的支架,却可能导致更复杂的后果。
首先,心脏支架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给人体植入第一个支架后,很可能需要再次植入,从而成为支架困难户。
其次,在当前医学界,科学家尚未弄清多个支架在血管中的相互作用后果,支架作为一种异物,在撑开血管的同时也会造成斑块破裂,随着时间推移,支架还有可能与血管融为一体。
最后,随着2019美国心脏学会科学会议(AHA2019)摆出数据,证实与保守药物治疗相比,放支架、做搭桥并没有额外的益处后,心脏支架似乎连最后一块遮羞布也不剩了。
但摆在患者面前的是更残酷的现实,我们知道,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往往伴随着诸多副作用,且并不能治愈患者的各类并发症。
心脏支架困难户们,还有新的选择吗?
作为有望开启第三次医学革命的再生医学,干细胞疗法已经为许多疑难杂症的治愈带去新的希望,而当科学家将其运用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上时,它的表现也毫不逊色。
干细胞是类具有多向分化及组织再生能力的“原始细胞”,在一定条件中,它能分化成我们身体里的任一一种细胞,包括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凭借这个特性,它就能对病患的心血管进行“灾后重建”。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组织再生功能
同时,干细胞还具有旁分泌作用及免疫调节功能,它们能分泌生长因子促进心脏修复,同时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
可以说,干细胞疗法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如果在4-6小时内不能恢复血流重建,心肌细胞就会永久死亡,造成心脏衰竭,严重影响患者今后的心脏功能。
而一项来自《OMJ》杂志的文章证实: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以恢复心肌梗死症状。
研究人员经过28天的诱导追踪发现,与对照组小鼠相比,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修复了心电图ST段、QT和QRS间期恢复所显示的心脏功能,且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组织病理学检查甚至可见心肌组织的再生征象。
▲与对照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显示出组织学变化
这无疑为心梗的治愈打了一针“强心剂”,试验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不仅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还能再生心肌组织,对促进伤口的愈合,恢复心脏功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心衰几乎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据悉每5个心脏病患者就会有1个发展为心衰,而心衰的五年死亡率高达74%。心衰患者亟待更加有效的“救命之法”。
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曾报道了世界第一例接受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临床案例。患者迈克尔·琼斯在治疗前后展现了惊人反差,曾经的他只能走几步路,但经过干细胞治疗之后,他可以自如的跑步,打篮球。
而这样的改善并非个例,同期参与研究的14名患者也在接受治疗后展现了良好的疗效,他们平均射血分数从30.3%提高到了38.5%,一年后,他们的心脏疤痕组织也下降了30%。
▲心衰治疗患者和对照组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科学家们分析,这主要得益于干细胞能重建受损心肌并恢复心脏功能,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还可以降解疤痕组织中胶原蛋白纤维的蛋白酶,从而促进心肌组织再生。
当心血管疾病病程的不断迁延而来到终末期,医生一般会建议心脏移植,然而器官移植谈何容易,就中国而言,每年都有约30万病人在等待着器官移植,但只有1万左右的幸运儿最终能进入手术室。1:30的供需差距背后,是越来越多病患无望的一生。
来自维也纳奥地利科学院的科研团队,使用干细胞成功培养出全球首个体外自组织心脏类器官模型,模型可自发形成空腔,自主跳动,无需支架支持。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种心脏类器官在受伤后可以自主动员心脏成纤维细胞迁移修复。
▲跳动的心脏类器官
实验者Mendjan教授还表示:下一步他们还将挑战人类真实的心脏合成。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公司加入干细胞技术的研发,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实现利用干细胞再造器官的梦想,彻底解决器官供体稀缺的困境。
药物还是手术,过去医学界一直摇摆不定,而干细胞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结果,给了我们新的答案!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相信我们最终能攻克心血管疾病难题,为万千患者带去福音。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cells/gxb/31200.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