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从发病机制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外泌体源头实验室

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全球最普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AD的估计人数不断攀升,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医疗、社会、家庭和经济负担。

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治愈这种疾病或减缓其进展。迫切需要提高我们对 AD 发病机制的理解,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来对抗它。

阿尔茨海默病:从发病机制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的特点是进行性认知障碍、定向障碍、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
根据最近的世界阿尔茨海默氏症报告,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人患有痴呆症。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预计到2050年,全球痴呆症患者总数将达到1.52亿。阿尔茨海默病占其中的一半以上。
几十年来,AD药物的研发主要集中在病理变化上,但针对病理的药物临床试验尽管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上取得了成功,但都以失败告终。总的来说,目前没有药物可以逆转或改变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已经针对 AD 发病机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在 20 世纪 90 年代,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是主导理论,它声称淀粉样蛋白 β 是 AD 的致病因子并启动所有其他 AD 发病机制。

然而,有几个证据不同意这一假设:(i) 在许多健康老年人的死后大脑中发现了重的淀粉样蛋白 β 负载,而没有造成任何认知障碍;(ii) 淀粉样蛋白 β 负荷与认知能力下降没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反,Tau 水平更相关; (iii) 尽管患者的淀粉样蛋白负荷明显下降,但抗 Aβ 治疗在临床试验中无效。后来,病理性Tau理论开始流行起来。事实上,过度磷酸化的 Tau 蛋白与认知能力下降的相关性更好。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Tau 病理学出现在 β 淀粉样斑块形成之前大约十年。然而,抗 Tau 治疗在临床试验中同样无效。

1987 年,科学家McGeer 等人的一项开创性研究。他们报告了淀粉样斑块附近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为了进一步支持他们的发现,大型队列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相比,长期使用 NSAIDs 治疗 RA(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的发病率显着降低。

之后,许多研究都集中在 AD 的炎症上,然而,到目前为止,所有使用 NSAIDs 的 AD 临床试验都被证明是无效的。

据报道,成人神经源性区域成神经细胞的早期减少与 AD 认知障碍的程度相关。受损的神经发生发生在淀粉样蛋白 β 积累之前,远早于 AD 临床表现。

从那时起,人们对研究成人海马神经发生在 AD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重新产生了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理论都不能单独解释 AD 的发病机制。

AD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炎症、致病蛋白增殖、神经发生受损、线粒体功能障碍、ROS积累、自噬受损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许多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并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促进神经元的损伤。神经炎症可能在 AD 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的全身炎症

累积证据表明全身性炎症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在这些全身性炎症情况中,近年来有两种炎症受到特别关注。一种是牙周炎,另一种是肠道菌群失调。
最近,注意力集中在牙周炎和AD之间的关系上。牙龈卟啉单胞菌( P. gingivalis ) 及其毒素已在 AD 患者的尸检脑组织中检测到,但在正常患者中不存在。
牙龈卟啉单胞菌来自革兰氏阴性牙周病原体、牙龈卟啉单胞菌(Pg) 和/或其产物牙龈蛋白酶易位至大脑。
研究证明野生型 C57BL/6 小鼠反复暴露(22 周)口服 Pg 会导致神经炎症、神经变性、小胶质细胞增生、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以及细胞内外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 (NFT) 的形成。
此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共聚焦显微镜和 qPCR 在实验组小鼠的海马中检测到 Pg/gingipain,证实了口服 Pg 向大脑的易位。因此,这项研究是使用科赫假设证明微生物对疾病的贡献的完美示例。
这项研究首次表明在重复口服应用 Pg 后年轻成年 WT 小鼠的神经变性和细胞外 Aβ42 的形成。
在研究中观察到的神经病理学特征强烈表明,低度慢性牙周病原体感染可导致与 AD 一致的神经病理学发展。

影响阿尔茨海默病持续进展的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在临床表现之前有一个极长的潜伏期(10-20 年)。AD要缓慢进展,三个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宿主的衰老状态、慢性全身炎症和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

肌体衰老

多项研究表明,衰老不仅是AD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且在AD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与老年小鼠相比,脑内注射 β 淀粉样蛋白在年轻小鼠中诱发 AD 的可能性较小。

在衰老的大脑中,衰老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而基本代谢水平保持不变,这种现象被称为“衰老”。

这种衰老会影响成年神经原性区域中的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以及神经干细胞。

但最重要的是,衰老会影响我们的整个免疫系统。炎症和免疫衰老是生物衰老的两个标志。这意味着在老年大脑中,小胶质细胞已经准备好形成促炎表型

慢性全身炎症

AD 患者并存慢性全身炎症是很常见的。重要的是,慢性全身性炎症通常与炎症协同作用。

例如,在牙周病中,牙周细菌(尤其是革兰氏阴性,牙周袋生物膜中含有 LPS 的细菌)可以局部产生促炎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通过缺陷 BBB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那里它们与已经启动的小胶质细胞相遇向促炎表型。

这种额外的炎症触发因素可以加强小胶质细胞反应并加剧现有的炎症。

科学家Fielder 等人报道了使用基因增强 NF-κB 活性 (nfκb1–/–) 的小鼠模型,以低度慢性炎症和过早衰老为特征,研究慢性炎症对认知能力下降的影响。

重要的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NASID) 布洛芬治疗可减少神经炎症和衰老细胞负担,从而显着改善认知功能。这些数据提供的证据表明,慢性炎症是衰老过程中观察到的认知能力下降的一个致病因素。

慢性炎症状态可直接影响认知功能。研究表明,AD 患者在慢性炎症状态下往往会更快恶化。

阿尔茨海默病的间充质干细胞疗法

目前,两种类型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一类是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包括加兰他敏、多奈哌齐;另一种是兴奋性谷氨酰胺酸NMDA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

这些药物仅用于对症治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阻止或逆转疾病进程的疾病缓解疗法 (DMT)。

DMT 的临床试验是艰巨的。大多数DMTs临床试验针对的是淀粉样蛋白和Tau这两个经典的病理标志,然而这些试验均以失败告终。

近日,美国FDA加速批准Biogen的Aduhelm(aducanumab,一种淀粉样蛋白抗体)用于治疗AD。但是,这种做法引起了很多争议,因为在3期临床试验中,其效果是有争议的。

AD 治疗失败的原因是选择性神经元丢失的确切机制仍有待阐明。目前的药物临床试验采用“一种药物,一种机制”的理念。
AD 发病机制极其复杂,仅针对那些单一的病理特征,如淀粉样蛋白、Tau 或神经炎症不太可能取得临床成功。
此外,目前的临床前动物模型都是基于转基因小鼠,而遗传形式的 AD 仅代表不到 5% 的疾病。因此,将动物模型的结果直接转化为临床治疗并不总是可行的。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干细胞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再生和修复,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核心病理特征是神经元的选择性丢失,这使得干细胞疗法成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干细胞疗法是唯一可以针对 AD 多种机制的治疗方式,并且可能在不知道疾病背后的确切机制的情况下产生积极的结果。
自1980年首次尝试使用人类胎儿中脑组织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干细胞疗法以来,已经过去了四十年。
目前,许多类型的干细胞已被研究用于AD的治疗,包括胚胎干细胞(ESCs)、神经干细胞(NSCs)、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等。 
间充质干细胞 (MSC) 是 AD 临床试验中使用最广泛的干细胞。首先发现了间充质干细胞或间充质基质细胞,作为粘附细胞在骨髓中以漩涡状形态生长。
从那时起,MSCs 已从各种来源分离,如脂肪组织、脐带和脐带血、胎盘组织、羊水,甚至牙髓。MSCs 可以在体外有效地诱导成骨骼、软骨、脂肪和肌肉甚至神经元。
研究表明,不同的 MSC 子集实际上具有不同的自我更新能力,并且它们的成骨、脂肪形成、软骨形成和神经生成能力也各不相同。这些差异可能归因于它们的组织来源。
间充质干细胞有很多优点:(i)它们不像胚胎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那样涉及任何复杂的伦理问题;(ii) 它们易于获得、易于操作、易于储存;(iii) 它们几乎不表达 HLA 抗原,因此可以在没有免疫抑制的情况下实现同种异体移植;(iv) 它们不易形成肿瘤;(v) MSCs 可以调节免疫反应并减轻 AD 中的神经炎症。这些顺应性特征使 MSCs 目前成为 AD 再生治疗中使用最广泛的干细胞来源。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针对 AD 中的 MSCs 治疗提出了不同的机制。MSCs治疗的主要作用机制一直被认为是“细胞替代”。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移植的 MSCs 只能在宿主体内存活非常有限的时间。静脉注射的 MSCs 大多被困在肺和脾脏中。

目前普遍认为移植的MSCs主要通过旁分泌作用发挥作用。

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旁分泌作用分泌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尤其是神经胶质细胞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 (G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和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等。

这些神经营养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可以潜在地改善病变区域存活神经元的微环境,促进神经元再生和修复。

最近研究报道了从体外暴露的 MSC 中收集的分泌蛋白组的鼻内给药AD 小鼠脑匀浆 (MSCCS) 诱导持久性记忆恢复,淀粉样斑块负荷和 APP/PS1 AD 小鼠模型中的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显着减少。

研究还发现皮质和海马体中的神经元密度更高,与海马体收缩减少和寿命更长相关,这表明与载体处理的 APP/PS1 小鼠相比,MSC-CS 处理的小鼠条件更健康。

这表明在 AD 中与 MSCs 移植相关的积极作用,例如改善记忆、加速淀粉样斑块清除、减轻神经炎症和刺激内源性神经发生都可以使用 MSCs 衍生的分泌蛋白组来模拟,这有力地表明 MSCs 的旁分泌作用发挥重要作用在 MSCs 移植研究中的作用。

MSC 治疗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调节神经炎症。如前所述,神经炎症在 AD 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
多项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将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从促炎表型 M1 和 A1 转化为抗炎表型 M2 和 A2,从而减轻 AD 中的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元损伤。
这些研究表明,MSCs 移植可以通过抗神经炎症机制缓解 AD 小鼠的认知能力下降。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 AD 早期,内源性神经发生受损,成人海马神经源性区域的神经干细胞减少。MSCs 移植可能通过补充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库和刺激神经发生而发挥作用。
线粒体转移作为干细胞治疗的一种新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组织损伤治疗方法。
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将其健康的线粒体转移到垂死的神经元中,以恢复能量代谢并拯救神经元。
近年来,外泌体在干细胞治疗领域备受关注。MSCs 衍生的外泌体富含神经源性和血管生成细胞因子、mRNA 和 microRNA。这些物质可以分泌并转移到其他细胞或用于控制周围的微环境。
外泌体可以通过 BBB 转移到靶细胞而不会在血液中降解,因为它们被脂质双层包围。
最近,一项基于外泌体的间充质干细胞试验在中国启动。鼻腔吸入同种异体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 AD 患者 (NCT04388982)。
MSCs 治疗 AD 的不同机制。目前,在clinicaltrial.gov网站注册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试验研究有17项。下表列出了当前正在进行的(以及已完成的)MSCs AD 临床试验表。

阿尔茨海默病:从发病机制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总之,在不久的将来,以干细胞为基础的新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将彻底改变这一领域。例如,干细胞基因工程可以赋予它们更强的神经营养作用和更强的免疫调节作用。生物支架等新材料、纳米级微泡及其修饰技术的开发 将使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更有针对性地递送和更长时间的存活。同时,更精心设计的 AD 临床试验针对更多处于疾病早期或前驱期的患者,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带来更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Kuang, H., Tan, C. Y., Tian, H. Z., Liu, L. H., Yang, M. W., Hong, F. F., et al. (2020). Exploring the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phagy and Alzheimer’s disease. CNS Neurosci. Ther. 26, 155–166. doi: 10.1111/cns.13216

Moreno-Jimenez, E. P., Terreros-Roncal, J., Flor-Garcia, M., Rabano, A., and Llorens-Martin, M. (2021). Evidences for 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in Humans. J. Neurosci. 41, 2541–2553. doi: 10.1523/JNEUROSCI.0675-20.2020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cells/gxb/25052.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13:39
下一篇 2023-02-14 15:4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

400-915-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