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角色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外泌体源头实验室
MSC和肿瘤相互作用的系列
“MSC和造血干细胞”的关系类似“土壤和种子”的关系,那么MSC在血液肿瘤中的角色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BM)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血液和/或尿液中存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BM基质细胞支持MM细胞的增殖、存活、迁移和耐药性,以及破骨细胞生成和血管生成。
健康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具有很强的成骨分化能力。多发性骨髓瘤又是以骨破坏为明显的临床表现。那么自身骨髓里面的MSC为何不能通过向成骨细胞分化来减少或修复骨破损?
MSC构成了BM基质的主要细胞,也参与了MM的病理生理学和进展。因而,MM患者来源的MSCMM-MSC)与正常供体来源的MSCND-MSC)在基因和功能上似乎有所差异。
1,MM患者骨髓MSC出现病理性异常
骨髓MSC是BM微环境形成和功能的重要组成细胞类型。虽然MM-MSC的表面免疫表型与ND-MSC相似[1],但是MM-MSC的功能出现一些病理性改变,即MM-MSC受伤了。

间充质干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角色

(1)MSC的增殖功能受损
MM-MSC表现出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表达增加、细胞大小增加、增殖能力降低以及衰老相关分泌谱成员的特征性表达[2-4]。也有研究显示骨髓MSC的增殖能力在正常供体、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MGUS)患者和MM患者中没有差异[5]
MM-MSC的增殖能力远低于ND-MSC,很可能与MSC细胞表面的重要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减少有关[6]。但也有研究表明MM-MSC比健康者MSC表达更高的生长因子(bFGF、HGF、和VEGF)[7]
溶血磷脂酸(LPA)信号能决定MSC的功效,LPA受体3基因沉默的MSC在体外表现出细胞衰老相关表型,并在体内显著促进MM和肿瘤相关血管生成的进展,LPA受体1基因沉默的MSC则在体外表现出抗衰老特性,并在体内有效地延缓了MM和肿瘤相关血管生成的进展[8]
韩国某实验室发现有35%的患者骨髓MSC未能在体外培养增殖,有50%的骨髓MSC在第6代时出现细胞增殖停止;增殖能力下降的骨髓MSC显示CDKN2A过表达和CXCL12下调,在CDKN2A基因敲除后,患者的骨髓MSC恢复了高增殖活性[9]。面对这样的实验结果,需要考虑这个实验室的MSC培养技术是否过关。
(2)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减弱
MM是所有恶性疾病中骨受累发生率最高的疾病。MM的骨病以溶骨性病变为特征,可导致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和健康人骨髓MSC相比,MM患者的骨髓MSC的分化能力出现损伤[10]。与没有骨损伤的患者相比,有溶骨性损伤的MM患者的骨髓活检中关键成骨细胞转录因子Runx2/Cbfa1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这表明Runx2/Cbfa1在MM骨形成减少中起着关键作用[11]
作为成骨细胞的祖细胞,来自MM患者(而非MGUS患者)的MSC与来自正常供体的MSC相比,显示出显著降低的成骨分化潜能[12]。与MGUS患者的浆细胞和正常浆细胞相比,MM细胞过度表达多种Wnt抑制剂[13-15]。除了Wnt信号抑制剂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的细胞因子参与了MM细胞介导骨髓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抑制,比如IL-7[11]、IL-3[16]、激活素A[17]等。相反,MM-MSC向脂肪细胞分化得到增强[18, 19]
(3)MSC分泌细胞因子谱异常
MM患者的MSC过度表达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5],GDF15有助于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和化疗耐药性,而且高水平的GDF15与MM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20]。骨髓瘤细胞分泌的bFGF与骨髓MSC上的bFGF受体结合,从而刺激IL-6的产生[21]。MM-MSC比健康者骨髓MSC表达更高的TGF-β1、IL-6、IL-3、TNF-α和RANKL,但是TGF-β2、TGF-β3和FasL的表达降低,伴随着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减弱[22]
与对照组相比,MM患者骨髓MSC和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共培养后,骨髓MSC分泌更多的IL-6、IL-10、TNF-α、OPN,尤其是HGF和BAFF的浓度更高,而且MM患者骨髓MSC显著增强了RPMI8226细胞产生的sIL-6R[23]。需要注意的是,这篇文章所用的骨髓MSC纯度不高,因为对照组MSC的CD14表达高达9.8%,MM患者骨髓MSC的CD14表达更是达到了13.1%,而人MSC的定义要求CD14的表达不超过2%[24]
也有研究显示MM来源的MSC的增殖和IL-6分泌与健康者骨髓MSC没有差异,但是MM-MSC在TLR-2激活后IL-8分泌和信号通路分子ERK1/2磷酸化方面存在缺陷[25]。MM-MSC表达更高的IL-8,IL-8增强了MM细胞的NF-κB活性,导致了MM细胞对硼替佐米的耐药[26]。MM细胞诱导骨髓MSC高表达多种分子,从而形成更有利于其生存的BM微环境[27-31]
MM-MSC的端粒长度和IL-6和MIP-1α的mRNA表达明显长于或高于对照组,而且MM-MSC点端粒长度和IL6和MIP1α的mRNA水平表达呈正相关[32]
MM-MSC免疫调节能力的下降与其免疫原性和分泌谱的变化有关,伴随着IL-6表达增强和IL-10的分泌减少,以及CD40/40L、VCAM1、ICAM-1、LFA-3、HO-1、HLA-DR和HLA-ABC的异常表达[33, 34]
4)基因表达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研究小组在研究对比MM-MSC和N-MSC的基因表达差异时,发现表达差异的基因数量不一样。
通过流式分选技术,发现新诊断的活动期MM患者骨髓中MSC的数量多于健康人群骨髓MSC的数量(含量0.028%比0.0038%);MM-MSC和ND-MSC之间有606个基因出现表达差异;但是不管是MM患者还是健康人,增殖培养的MSC的基因转录组表达谱不同于新鲜分离的MSC[1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培养的MM-MSC显示出不一样的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图谱[35]
N-MSC和MM-MSC之间有78个差异表达基因,但是这个研究还需要考虑到基因表达的个体差异;对比非溶骨性患者MM-MSC,溶骨性患者MM-MSC出现相关的独特转录模式,有35个基因上调和9个基因下调[36]。也有研究发现MM-MSC与ND-MSC具有48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MM-MSC有280基因转录上调,205个下调;下调的差异基因主要与细胞周期进展、免疫应答激活和骨代谢有关[37]
基于阵列的比较基因组杂交(阵列CGH)分析,比较体外培养扩增后来自21名骨髓瘤患者MM-MSC和12名正常供体ND-MSCs的不平衡基因组改变的程度;ND-MSC没有检测到基因组失衡,但在MM-MSC中检测到一些非复发性染色体增加和丢失(>1Mb大小);但是作者认为所有MM-MSC在的基因组改变方面均属于细胞遗传学的正常变化[35]。因此,有专家认为尽管ND-MSC和MM-MSC之间可能存在染色体畸变,但它们不能解释观察到的大多数功能和基因表达差异[38]。然而,MM-MSC的这些基因表达异常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MM疾病的进展或复发仍有待确定。
基于三个MSC特异性基因COL4A1、NPR3和ITGBL1确定了一个独立的预后基因风险提示指标,这三个基因能够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和从SMM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COL4A1的高表达与高风险相关,而NPR3和ITGBL1的低表达与低风险相关[39]

间充质干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角色

自不同MM阶段的骨髓MSC出现广泛DNA甲基化改变,特别是在与异常表达相关的成骨分化相关的Homeobox基因,而小分子抑制剂CM-272的药理学靶向可恢复高甲基成骨调节因子的表达,并促进MM-MSC的成骨细胞分化,从而靶向性逆转骨髓瘤相关骨病[40]
有意思的是,不同于MM患者骨髓MSC出现明显的病理性异常改变,MM患者脂肪MSC和健康供体脂肪MSC在转录组、表型和功能方面没有出现明显异常改变[41]
2,MM细胞和MSC的相互影响
MSC通过产生高水平的IL-6(一种主要的MM细胞生长因子)来强烈支持MM细胞的生长[42, 43]。但是,如果在没有MSC的情况下,用IL-6受体拮抗剂Sant7或抗gp130单克隆抗体会诱导MM细胞凋亡;相反,如果MM细胞与MSC共培养,则不能观察到MM凋亡[44]。只有IL-6R/STAT3和MEK1,2/ERK1,2通路的联合破坏,才能导致即使在MSC存在的情况下也强烈诱导MM细胞凋亡[45]
MM细胞通过CCL25趋化吸引MSC,借助于细胞表面Connexin-43 (Cx43)蛋白与MSC相互接触交流,从而促进MM细胞生长,MM与MSC相互交流后导致MSC上调IL-6、IL-10、IGF-1、VEGF和dickkopf homolog 1的表达[28, 46]。骨髓MSC还可以通过释放的外泌体来促进MM细胞的增殖和疾病的进展[47-50]。除了细胞因子之间的交流,MSC亦通过PD-1/PD-L1途径抑制T细胞反应,从而促进MM细胞增殖和疾病进展[51]
MM细胞分泌Wnt抑制剂Dickkopf-1(DDK1),阻止MSC分化为成骨细胞[43]。MM细胞和MM-MSC共培养,导致MM-MSC低表达miR-223,而miR-223的低表达反而促进了VEGF and IL-6的分泌,同时抑制了MSC的成骨分化[52]MM-MSC高表达miR-135b也同样损害了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53]
骨髓MSC和MM细胞直接相互接触,MSC表达的抗凋亡基因抗凋亡蛋白Survivin、Mcl-1和XIAP可以保护MM细胞免受CART细胞的杀伤攻击,从而导致CART一定程度上的耐药[54]。骨髓MSC和MM细胞直接相互接触后,骨髓MSC向MM细胞输送线粒体,降低胞内超氧化物水平,促进了MM细胞的耐药[55]
MM患者的血浆中有七种细胞因子(ANG1、ENA-78、EGF、PDGF-AA/AB/BB和TARC)的含量升高,这些因子脂肪MSC上调脂肪分化的关键基因PPARγ的表达,同时抑制了成骨细胞分化[19]
3,小结
有研究发现MSC能抑制MM的增殖[56]。健康的MSC能有效抑制体内的骨破坏、提高骨密度和MM肿瘤细胞生长,尽管这些MSC在体外显著支持MM细胞生长[57, 58]。与骨髓来源的MSC相比,脂肪组织来源的MSC和脐带来源的MSC在体外和体内显著抑制MM细胞克隆形成和生长,该研究者提出脐带MSC与其他MSC相比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59]。但也有一些报告显示MSC对MM细胞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60]。在MM疾病动物的实验研究中,经过基因改造的MSC可减少破骨细胞的激活和小梁骨丢失,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效果[60-62]
常见治疗的化学药物中,沙利度胺(100μM)可以降低了骨髓MSC的IL-6和VEGF表达量[63]。如果用CXCR4抑制剂AMD3100阻断MSC和MM细胞的相互接触,则可以增加药物对MM细胞的敏感性[64, 65]。也有研究显示,与骨髓MSC的共培养,并不影响美氟芬、美法仑、硼替佐米和多柔比星对MM细胞的细胞毒性;而美氟芬对MSC的脂肪生成、成骨分化和促进血管生成都有影响[66]
总的来说,健康的MSC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可能的治疗工具,或MM患者骨髓的MSC成为一个治疗的靶点。

编辑:小果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ells88.com/cells/gxb/24790.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来源于其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说明:本站所发布的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7 11:14
下一篇 2023-02-07 11: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

400-915-1630